-
工学物理
(공학물리) -
本课程是为学习机械汽车工程相关科目所需的物理基础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力学、电磁学、相对论等物理学中使用的基础术语与原理,并通过这些知识理解和应用牛顿力学、刚体空间运动、流体力学、振动与波动等基本原理。同时,为高年级阶段的应用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工学化学
(공학화학) -
本课程是为学习机械汽车工程相关科目所需的化学基础专业课程。学生将学习机械工程中常用材料的组成、化学键与结构,并理解其与材料特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将学习工业现场常见化学物质的种类、危险性与安全处理,为后续的实践课程奠定基础。
-
基础数学
(일반수학) -
数学是所有工程领域的基础工具,可用来对各种现象进行数学表达与解决。本课程教授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与积分、矩阵、几何等基础数学知识,并通过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信心和亲和力。
-
计算机应用导论
(컴퓨터활용개론) -
在先进的移动出行设备设计、制造与运用中,计算机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将理解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概念,学习输入、运算、控制、存储、输出等基本机制及信息表示方法,打好计算机基础,提升工业应用能力。
-
热力学
(열역학) -
本课程将确立机械汽车工程中所需的热、功与能量的概念,理解各种单位及单位换算。进一步学习热力学定律、各种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及效率方程推导等内容,最终深入理解热机中的能量转换、效率与平衡等热力学行为。
-
工学微积分
(공학미적분학) -
学生将学习无穷级数的收敛与发散,能近似计算包含无穷级数的函数值,理解多维空间与向量的几何应用、偏导数与重积分等多变量函数的特性,从而掌握解决与微积分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
机械汽车工学概论
(기계자동차공학개론) -
本课程介绍机械汽车的基础知识,包括发动机、电气与电子装置、底盘、车体的构成与工作机制。学生还将了解移动出行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拓展专业视野,培养成为专业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思维。
-
创意工学设计
(창의공학설계) -
创意工程设计是通过策划、设计、制作项目作品,培养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代替毕业论文的实践课程。学生将转变所学专业知识的思维方向,发现并解决产业与社会需求的问题,培养创意性、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力。
-
动力学
(동역학) -
本课程以牛顿力学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分析由质点或刚体等理想化物体构成系统运动的能力。学生将学习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定义与数学表示方法,并掌握这些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推导方法。此外,课程还教授如何通过绘制自由体图来建立运动方程,以及功、能量、动量、冲量等重要力学概念的理解与实际应用方法。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系统性地掌握动力학问题的建模与解析技巧,为后续工程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
机械材料学
(기계재료학) -
本课程教授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基础知识,学习不同材料的特性与结构,掌握测量材料特性与结构的原理,并理解应用于工业设计与制造中的必要性能。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具备选择并应用符合机械目的材料的能力。
-
工学数学
(공학수학) -
学生将应用空间向量与向量函数理解空间图形,学习多阶微分方程的解法与拉普拉斯变换,并用于建模。通过解决自然科学与工程中的实例问题,提升工程应用能力,并为工业现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
汽车构造
(자동차구조) -
汽车不仅是人类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随着先进科技发展不断革新。本课程将讲授汽车技术发展的历史、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同时学习环保汽车所采用的驱动电机、电池、氢能源等先进技术基础。
-
电脑编程
(컴퓨터 프로그래밍) -
学生将学习工程专业者应掌握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包括C语言与Python的语法、数据类型、控制语句、循环、函数、类与数据输入输出等内容。通过多种实例练习,加深对编程语言的理解与应用,培养软件实际应用能力。
-
固体力学
(고체역학) -
固体力学是研究刚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变形的工程基础学科之一。学生将学习弯矩、扭矩等作用下物体变形与应力分布关系,并应用于零件与结构物的工程模型设计中,掌握基础设计知识。
-
流体力学
(유체역학) -
流体力学是研究静止或运动状态下流体的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如汽车与飞机周围的流动、涡轮机械内的流动、棒球的曲线球、血液在心脏到动脉的流动等,均涉及流体力学现象。为准确解析与预测这些现象,必须理解由牛顿运动定律导出的流体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本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对各种流动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
概率与统计
(확률과 통계) -
本课程针对已掌握微积分基础的学生,讲授工程领域中所需的概率基础概念与统计推理方法,提升其在各类应用领域中利用这些概念与技术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率概念、连续/离散概率分布、统计估计与推论等。
-
机械汽车工学试验
(기계자동차 공학실험) -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动力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将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力装置的运行原理,并通过亲自操作机械装置,激发兴趣与亲近感。
-
生产系统及设计
(생산시스템 및 설계) -
学生将学习从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到组装等整个生产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移动出行产业制造特性与需求,掌握设计所需的约束条件与实务技能,学习适合设计所选材料的加工方法与工业现场所需的知识。
-
噪音工程
(소음공학) -
在移动出行产业中,噪音通常指车辆或机械的可听噪音或可感知的振动。本课程在掌握物理与动力学基础上,学习波动方程等噪音工程的基本概念,并理解不同频率噪音的特性、控制用的隔音材料、吸音材料与车内结构等内容。
-
气体力学
(기체역학) -
气体力学是航空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压缩性流动的流体力学的一个深化方向。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在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气体的宏观运动行为,学习压缩性流场的解析与应用方法。课程将涵盖理想气体的性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热与功的关系及其计算能力,并掌握气体流动、激波、收缩与膨胀等内容,从而能将其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多种实例中。
-
热 · 物质传导
(열 · 물질전달) -
本课程探讨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热量与物质传递现象。学生将学习由温差引起的导热、对流、辐射等热传递机制,以及由密度差引起的扩散、对流和相变等物质传递过程。课程不仅教授这些传递现象的数理解析方法,还通过贴近实际生活的实例演练,提高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能力。
-
工程设计与数值分析
(공학설계 및 수치해석) -
本课程致力于利用计算机求解工程中常用数学公式,涵盖代数方程、插值与曲线拟合、方程求根、数值微分与积分、微分方程与最优化问题等内容。学生将通过各种实例与设计练习,学习计算数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编程方法,培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
机械元件设计
(기계요소설계) -
机械设计是一项涉及机构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机械加工等多项技术的复杂工作。本课程旨在系统讲解机械要素设计所需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国际标准及基本绘图技能,并学习机械工程中常用软件和机械要素的绘图方法,为今后的机械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
传感器与测量工程
(센서계측공학) -
本课程介绍在包括车辆在内的各类移动出行领域中进行开发试验所需的各种传感器及测量技术,包括其种类、工作原理、特性评价和应用领域。学生将通过实习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信号特性分析与处理技术,从而全面理解测量技术从基础到应用的全过程。
-
现场实习及研讨会
(현장실습 및 세미나) -
学生将通过参加研讨会、座谈会、产业现场参观等实践活动,确认专业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并提高学业成就感。进一步,亲身体验移动出行产业的现状与技术革新现场,培养未来技术国际领导者所需的素质与能力。
-
机器人力学
(로봇역학) -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人相关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涵盖了产业自动化、家庭服务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自动化系统方面,机器人在制造、驾驶与定位等领域需求不断增加。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掌握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方法,并学习各类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式及所需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
工程分析仪器
(공학분석기기) -
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包括机械结构、马达、电池等众多工业领域的技术革新。本课程将介绍用于先进材料特性分析的各类分析仪器及其测量与评估方法。通过理解分析仪器的理论基础与操作原理,并进行实际材料特性分析实习,学生将掌握这些仪器在工业现场的应用方法。
-
能源工学
(에너지공학) -
随着环境污染导致的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替代化石燃料的环保能源及其应用于动力系统的技术成为热门议题。本课程将探讨通过能源转换实现的动力工程原理,回顾其从过去至今的发展过程,并根据全球碳中和政策,讲解氢能、太阳能与可再生能源等下一代环保新能源的转换机制及其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
有限元分析
(유한요소해석) -
近年来,汽车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多通过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有限元分析(FEA)作为该过程的重要手段,可对虚拟模型进行测试、评估与优化设计。本课程将帮助学生理解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掌握有限元建模方法及使用 HyperMesh 等工具的建模技巧,通过实例实习学习其在移动出行产业中的应用方法。
-
3D CAD
(3D CAD) -
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使用的3D CAD(Inventor)软件在机械、汽车、建筑设备、工厂、自动化设计、机构设计、模具设计等多个工业和工程领域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将学习该程序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Sketcher(草图绘制)、Part Design(零件设计)、Wireframe & Surface Design(线框与曲面设计)、Assembly(装配)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掌握3D建模的基础方法。
-
智能交通系统
(지능형 교통시스템) -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将信息通信技术(ICT)融合于交通工具与设施中,以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与安全性。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导航系统及智能卡数据利用的快速发展,ITS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课程教授交通的移动、积聚、管理与利用的基本知识,并学习ICT技术的理解与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快速变化的交通体系中,作为移动出行专家所需的应变能力。
-
未来动力系统
(미래동력기관) -
由于使用化石燃料的内燃机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氢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等下一代环保新能源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本课程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讲授以新型能源为基础的动力系统及其在先进汽车中的应用原理与组成系统,帮助学生理解未来动力系统的核心技术,并进一步培养引领技术发展的领导力。
-
智能制造与运营
(스마트제조 및 운영) -
学生将学习机械及汽车制造中所需的设计流程与过程,理解相关技术与基础知识,并掌握在产业现场高效制造各类产品所需的自动化系统组成与生产过程。课程还包括自动化控制装置、机器人、生产管理系统等智能制造系统的特性,为今后的产业实务打下坚实基础。
-
综合设计项目
(캡스톤디자인) -
Capstone Design 是通过机械系统的策划、设计与制作过程,将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的机械工程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程。学生将理解Capstone Design 的定义与必要性,掌握市场调查、竞争力分析、经济性分析等策划与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并学习项目执行与行动学习的基本技能。通过团队项目,提高项目分析能力、领导力与合作能力。
-
电气·电子控制系统
(전기전자 제어시스템) -
本课程旨在理解移动出行领域中的动态特性,并为其控制设计电气电子系统。学生将学习电气装置的结构与原理、机电装置的组成与运作机制、电路图的识读方法,从而培养设计、制造、维修、调试等工业现场所需的综合能力。
-
创业与技术管理
(창업과 기술경영) -
本课程通过讲授创业理论与流程,帮助学生作为未来的管理者,建立必要的社会与知识素养基础。课程融合了经营学基础知识与科学技术的管理原理,讲授包括自动驾驶技术的主要议题、创业与技术经营、现场参访、组织领导力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产业现场所需的经营与运营知识。
-
智能移动出行
(지능형 모빌리티) -
随着产业整体的飞跃式发展,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智能型移动出行”领域的技术与社会变革,从而培养应对变化的创造型人才。学生将了解智能移动出行的种类与特性,学习先进产业中该领域的现状,并通过对移动产业范式变革的调研,深入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与应对策略。
-
移动出行制作项目
(모빌리티제작 프로젝트) -
本课程以智能移动系统的设计、制作与测试评价为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现场实务能力的人才。学生将综合运用所学工程知识,完成创意移动出行方案的设计、制作与评估,通过项目掌握构成移动出行系统的技术与机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尖端汽车测试与评估
(첨단자동차 시험평가) -
本课程主要围绕汽车动力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电气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测实践展开。学生将学习混合动力车、电动车、氢能源车、智能移动出行等先进系统的结构与测试评价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培养应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实务能力。
-
国际标准和环保技术
(국제표준 및 친환경기술) -
随着环境污染导致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环保法规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移动出行领域正处于环保法规的最前线。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相关法规,掌握应对法规趋势的先导能力,并学习可应用于应对国际标准的环保技术,进而培养作为移动出行与国际技术管理专家所需的素质。